一、 DLY-1粗粒土垂直滲透儀(yi) 產(chan) 品簡介
DLY-1粗粒土垂直滲透儀(yi) 標準特點及使用範圍:
本試驗符合SL237-056-1999水電水力工程粗粒土試驗規程,試驗方法采用滲透水流從(cong) 下向上,適用於(yu) 粗粒土,用於(yu) 測定粗粒土的滲透係數,幹密度空隙率,滲透降坡,滲流流速等參數。
二、 DLY-1粗粒土垂直滲透儀(yi) 技術參數指標:
1、試筒尺寸:ф300mm
2、試筒高度: 600mm
3、加荷設備:1套(杠杆加壓)
4、供水箱規格:160*160*200mm
5、控製:液晶屏
6、整機重量:550KG
三、 DLY-1粗粒土垂直滲透儀(yi) 儀(yi) 器結構組成:
本儀(yi) 器由:機箱、試件桶、供水箱、加荷設備、水箱提升設備、液晶顯示屏、軟管等部件組成
1.供水設備:不鏽鋼水箱(可保持常水頭試驗)、橡皮管、提升架
2.加荷設備:活塞杆、加荷框架、加荷杠杆和表分表支架
3.量測設備:測壓管。
注:其它均由實驗室自行配備
四:DLY-1粗粒土垂直滲透儀(yi) 試樣的製備及操作使用步驟:
1.1、DLY-1粗粒土垂直滲透儀(yi) 擾動試樣製備。
1. 從(cong) 風幹、鬆散的土樣中,取具有代表性土樣。進行顆粒分析試驗,確定試樣的顆粒級配,並繪製顆粒級配曲線。
2. 根據試驗土樣粒徑,按儀(yi) 器內(nei) 徑應大於(yu) 試樣粒徑的5倍選擇儀(yi) 器。當常規試驗的儀(yi) 器內(nei) 徑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計加工大直徑的滲透變形儀(yi) 。或根據試驗情況,亦可對允許粒徑以上的粗顆粒按SL237-053-1999規程3.1.3的規定加以處理。
3. 根據需要控製的幹密度及試樣高度,按式計算試樣質量:
4. 稱取試樣後,為(wei) 減少粗細顆粒分離現象,***試樣的均勻性應當分層裝填試樣,且每層的級配應相同,還可酌加相當於(yu) 試樣質量1%-2%的水分,拌和均勻後再進行裝樣。
5. 將稱好的試樣均勻分層裝入儀(yi) 器中,用擊實錘(對於(yu) 風化石渣或易擊碎之土料可采用振動加密法)擊實。達到要求的密度試樣總厚度:砂土不小於(yu) 10cm;細礫石不小於(yu) 15cm;中粗礫石為(wei) 20-25cm;卵石不應小於(yu) 的3-5倍,以包括試樣中顆粒為(wei) 度。裝填分層厚度:砂土一般為(wei) 2-3cm;砂礫石及砂卵石為(wei) 的1.5-2.0倍,
2.2、DLY-1粗粒土垂直滲透儀(yi) 原狀試樣製備
1.取樣位置。應選擇有代表性地層和滲流流態條件的不同部位, 如防滲牆底部、壩基內(nei) 部段、水流出逸段、抗滲強度較低處等部位取樣。
2.在取樣地點。首先挖一尺寸大於(yu) 試樣尺寸的土柱,除去土樣表麵的擾動土,再用削土工具小心地慢慢地將土樣削至所要求尺寸(圓形)。
3.環繞土柱底四周的水平土麵上鋪墊一層砂,並使墊砂平整。
4.套上筒身,筒身與(yu) 試樣周圍間隙大致相等,埋設中間測壓管,間距10cm左右,然後在試樣周圍澆注膨脹快凝水泥砂漿(配合比:水灰比0.65、灰砂比1:1,摻20%生石膏。20%氯化鈣。0.005%鋁粉),澆好養(yang) 護。
5.待砂漿有一定強度後(一般24h),小心地切斷土柱,然後連同筒身運至室內(nei) 。將試樣削平,在試樣下端放置下透水板及斜透水板。接上下進水口,並與(yu) 供水管連接。
五、DLY-1粗粒土垂直滲透儀(yi) 試樣飽和:
1.試樣裝好後,測量試樣的實際厚度,然後采用熱水飽和法進行飽和,即在供水箱內(nei) 儲(chu) 存熱水,使水位略高於(yu) 試樣底部位置,再緩慢的提升水箱,每次提升1cm,待水箱水位與(yu) 試樣中水位相等,並停10min後,再提升水箱,隨著供水箱上升,讓水由儀(yi) 器底部向上滲入,使試樣緩慢飽和以排除試樣中的空氣。
2.為(wei) 減少試驗過程中由於(yu) 試驗用水分離出的氣泡堵塞試樣孔隙,影響試驗準確度,力求使試驗用水的溫度等於(yu) 或高於(yu) 室溫,或采用其他排氣措施。
六、DLY-1粗粒土垂直滲透儀(yi) 操作使用步驟:
1.將試件桶的上桶及中桶取下,在下透水板上麵鋪一層濾網,然後在濾網的邊緣塗抹一層防水材料(要求使用:油泥或橡皮泥),中桶法蘭(lan) 和下桶的法蘭(lan) 固定到一起,用螺栓固定緊。
2.右側(ce) 不鏽鋼水箱位置下降,然後將一定量的熱水注到水箱中,打開試件桶下桶的下方閥門及上方排氣閥門,給下桶衝(chong) 水排氣,待排氣孔出水後,說明下桶已充滿水;繼續提升右側(ce) 不鏽鋼水箱的水位(可直接注水,也可直接提升水箱的高度,均可。每次提升1cm,待水箱水位與(yu) 試樣中水位相等,並停10min後,再次提升水箱的高度),水由試件桶的底部向上滲入,使試件緩慢飽和。
3.待試樣筒水位達到溢流口位置時,開始調節初始滲透坡降(根據細粒含量大致判別試樣滲透變形的破壞形式,選擇初始滲透坡降及滲透坡降的遞增值)。
4.在每次調節初始滲透坡降後30min至1h後,測記測壓管水位,並用量筒測讀滲水量3次。每次測度間隔時間一般為(wei) 10至20min。同時測讀水溫、室溫。對非管湧土,測讀間隔時間可適當延長。仔細觀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如水的渾濁程度、冒氣泡、細顆粒的跳動、移動或被水流帶出、土體(ti) 懸浮、滲流量及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