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米兰体育网页版官方入口网站網站!
谘詢熱線

13833708950

當前位置:首頁  >  体育直播米兰  >  混凝土碳化試驗箱試驗操作規程

混凝土碳化試驗箱試驗操作規程

更新時間:2023-08-11  |  點擊率:637

混凝土碳化試驗箱混凝土碳化試驗箱是進行混凝土碳化試驗的專(zhuan) 用設備,產(chan) 品符合GBJ82-85《混凝土長期耐久性試驗》和DL/T5150-2001<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中碳化試驗設備的要求。本機采用二氧化碳傳(chuan) 感器,本傳(chuan) 感器采用紅外探測原理,結合國內(nei) 的先進數字式儀(yi) 表,具有使用精度高、壽命長的特點;溫濕度傳(chuan) 感器是采用極成感應模塊加多通道智能儀(yi) 表組成。本產(chan) 品具有控製精度高,操作簡單,箱內(nei) 溫、濕、濃度直觀數顯和定時打印記錄的特點。

主要技術參數:

控製溫度:20±1  精度:0.5℃ 均勻性:1
控製濕度:70±5%   精度:3%  均勻性:2%
CO2濃度:0-20±3% 0-100 %兩(liang) 種

精度:1%  均勻性:1%

 

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 GBJ82—85

第八章 碳化試驗
  第8.0.1 本方法適用於(yu) 測定在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氣體(ti) 介質中混凝土試件的碳化程度,以評定該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
  第8.0.2 碳化試驗應采用棱柱體(ti) 混凝土試件,以3塊為(wei) 一組,試件的最小邊長應符合表8.0.2的要求。棱柱體(ti) 的高寬比應不小於(yu) 3
  碳化試驗試件尺寸選用               8.0.2

試件最小邊長(毫米)

骨料最大料徑(毫米)

100
150
200

30
40
60


  無棱柱體(ti) 試件時,也可用立方體(ti) 試件代替,但其數量應相應增加。
  試件一般應在28天齡期進行碳化,采用摻合料的混凝土可根據其特性決(jue) 定碳化前的養(yang) 護齡期。碳化試驗的試件宜采用標準養(yang) 護。但應在試驗前2天從(cong) 標準養(yang) 護室取出。然後在60溫度下烘48小時。經烘幹處理後的試件,除留下一個(ge) 或相對的兩(liang) 個(ge) 側(ce) 麵外,其餘(yu) 表麵應用加熱的石臘予以密封。在側(ce) 麵上順長度方向用鉛筆以10毫米間距畫出平行線,以預定碳化深度的測量點。
  第8.0.3 混凝土碳化試驗所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碳化箱帶有密封蓋的密閉容器,容器的容積至少應為(wei) 頂定進行試驗的試件體(ti) 積的兩(liang) 倍。箱內(nei) 應有架空試件的鐵架,二氧化碳引入口,分析取樣用的氣體(ti) 引出口,箱內(nei) 氣體(ti) 對流循環裝置,溫濕度測量以及為(wei) 保持箱內(nei) 恒溫恒濕所需的設施。必要時,可設玻璃觀察口以對箱內(nei) 的溫濕度進行讀數。
  二、氣體(ti) 分析儀(yi) 能分析箱內(nei) 氣體(ti) 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精確到1%
  三、二氧化碳供氣裝置包括氣瓶、壓力表及流量計。
  第8.0.4 混凝土碳化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一、將經過處理的試件放入碳化箱內(nei) 的鐵架上,各試件經受碳化的表麵之間的間距至少應不少於(yu) 50毫米。
  二、將碳化箱蓋嚴(yan) 密封。密封可采用機械辦法或油封,但不得采用水封以免影響箱內(nei) 的濕度調節。開動箱內(nei) 氣體(ti) 對流裝置,徐徐充入二氧化碳,並測定箱內(nei) 的二氧化碳濃度,逐步調節二氧化碳的流量,使箱內(nei) 的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20±3%。在整個(ge) 試驗期間可用去濕裝置或放入矽膠,使箱內(nei) 的相對濕度控製在70±5%的範圍內(nei) 。碳化試驗應在20±5的溫度下進行。
  三、每隔一定時期對箱內(nei) 的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及濕度作一次測定。一般在第一、二天每隔兩(liang) 小時測定一次,以後每隔4小時測定一次。並根據所測得的二氧化碳濃度隨時調節其流量。去濕用的矽膠應經常更換。
  四、碳化到了371428天時,各取出試件,破型以測定其碳化深度。棱柱體(ti) 試件在壓力試驗機上用劈裂法從(cong) 一端開始破型。每次切除的厚度約為(wei) 試件寬度的一半,用石臘將破型後試件的切斷麵封好,再放入箱內(nei) 繼續碳化,直到下一個(ge) 試驗期。如采用立方體(ti) 試件,則在試件中部劈開。立方體(ti) 試件隻作一次檢驗,劈開後不再放回碳化箱重複使用。
  五、將切除所得的試件部份刮去斷麵上殘存的粉末,隨即噴上(或滴上)濃度為(wei) 1%的酚酞酒精溶液(含20%的蒸餾水)。經30秒鍾後,按原先標劃的每10毫米一個(ge) 測量點用鋼板尺分別測出兩(liang) 側(ce) 麵各點的碳化深度。如果測點處的碳化分界線上剛好嵌有粗骨料顆粒,則可取該顆粒兩(liang) 側(ce) 處碳化深度的平均值作為(wei) 該點的深度值。碳化深度測量精確至1毫米。
  第8.0.5 混凝土在各試驗齡期時的平均碳化深度應按下式計算,精確到0.1毫米:   
  式中:dt——試件碳化t天後的平均碳化深度(毫米);
     di——兩(liang) 個(ge) 側(ce) 麵上各測點的碳化深度(毫米);
     n——兩(liang) 個(ge) 側(ce) 麵上的側(ce) 點總數。
  以在標準條件下(即二氧化碳濃度為(wei) 20±3%,溫度為(wei) 20±5,濕度為(wei) 70±5%)的3個(ge) 試件碳化28天的碳化深度平均值作為(wei) 供相互對比用的混凝土碳化值,以此值來對比各種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及對鋼筋的保護作用。以各齡期計算所得的碳化深度繪製碳化時間與(yu) 碳化深度的關(guan) 係曲線,以表示在該條件下的混凝土碳化發展規律。 

混凝土碳化試驗箱是進行混凝土碳化試驗的專(zhuan) 用設備,產(chan) 品符合GBJ82-85《混凝土長期耐久性試驗》和DL/T5150-2001<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中碳化試驗設備的要求。本機采用二氧化碳傳(chuan) 感器,本傳(chuan) 感器采用紅外探測原理,結合國內(nei) 的先進數字式儀(yi) 表,具有使用精度高、壽命長的特點;溫濕度傳(chuan) 感器是采用極成感應模塊加多通道智能儀(yi) 表組成。本產(chan) 品具有控製精度高,操作簡單,箱內(nei) 溫、濕、濃度直觀數顯和定時打印記錄的特點。

主要技術參數:

控製溫度:20±1  精度:0.5℃ 均勻性:1
控製濕度:70±5%   精度:3%  均勻性:2%
CO2濃度:0-20±3% 0-100 %兩(liang) 種

精度:1%  均勻性:1%

 

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 GBJ82—85

第八章 碳化試驗
  第8.0.1 本方法適用於(yu) 測定在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氣體(ti) 介質中混凝土試件的碳化程度,以評定該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
  第8.0.2 碳化試驗應采用棱柱體(ti) 混凝土試件,以3塊為(wei) 一組,試件的最小邊長應符合表8.0.2的要求。棱柱體(ti) 的高寬比應不小於(yu) 3
  碳化試驗試件尺寸選用               8.0.2

試件最小邊長(毫米)

骨料最大料徑(毫米)

100
150
200

30
40
60


  無棱柱體(ti) 試件時,也可用立方體(ti) 試件代替,但其數量應相應增加。
  試件一般應在28天齡期進行碳化,采用摻合料的混凝土可根據其特性決(jue) 定碳化前的養(yang) 護齡期。碳化試驗的試件宜采用標準養(yang) 護。但應在試驗前2天從(cong) 標準養(yang) 護室取出。然後在60溫度下烘48小時。經烘幹處理後的試件,除留下一個(ge) 或相對的兩(liang) 個(ge) 側(ce) 麵外,其餘(yu) 表麵應用加熱的石臘予以密封。在側(ce) 麵上順長度方向用鉛筆以10毫米間距畫出平行線,以預定碳化深度的測量點。
  第8.0.3 混凝土碳化試驗所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碳化箱帶有密封蓋的密閉容器,容器的容積至少應為(wei) 頂定進行試驗的試件體(ti) 積的兩(liang) 倍。箱內(nei) 應有架空試件的鐵架,二氧化碳引入口,分析取樣用的氣體(ti) 引出口,箱內(nei) 氣體(ti) 對流循環裝置,溫濕度測量以及為(wei) 保持箱內(nei) 恒溫恒濕所需的設施。必要時,可設玻璃觀察口以對箱內(nei) 的溫濕度進行讀數。
  二、氣體(ti) 分析儀(yi) 能分析箱內(nei) 氣體(ti) 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精確到1%
  三、二氧化碳供氣裝置包括氣瓶、壓力表及流量計。
  第8.0.4 混凝土碳化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一、將經過處理的試件放入碳化箱內(nei) 的鐵架上,各試件經受碳化的表麵之間的間距至少應不少於(yu) 50毫米。
  二、將碳化箱蓋嚴(yan) 密封。密封可采用機械辦法或油封,但不得采用水封以免影響箱內(nei) 的濕度調節。開動箱內(nei) 氣體(ti) 對流裝置,徐徐充入二氧化碳,並測定箱內(nei) 的二氧化碳濃度,逐步調節二氧化碳的流量,使箱內(nei) 的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20±3%。在整個(ge) 試驗期間可用去濕裝置或放入矽膠,使箱內(nei) 的相對濕度控製在70±5%的範圍內(nei) 。碳化試驗應在20±5的溫度下進行。
  三、每隔一定時期對箱內(nei) 的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及濕度作一次測定。一般在第一、二天每隔兩(liang) 小時測定一次,以後每隔4小時測定一次。並根據所測得的二氧化碳濃度隨時調節其流量。去濕用的矽膠應經常更換。
  四、碳化到了371428天時,各取出試件,破型以測定其碳化深度。棱柱體(ti) 試件在壓力試驗機上用劈裂法從(cong) 一端開始破型。每次切除的厚度約為(wei) 試件寬度的一半,用石臘將破型後試件的切斷麵封好,再放入箱內(nei) 繼續碳化,直到下一個(ge) 試驗期。如采用立方體(ti) 試件,則在試件中部劈開。立方體(ti) 試件隻作一次檢驗,劈開後不再放回碳化箱重複使用。
  五、將切除所得的試件部份刮去斷麵上殘存的粉末,隨即噴上(或滴上)濃度為(wei) 1%的酚酞酒精溶液(含20%的蒸餾水)。經30秒鍾後,按原先標劃的每10毫米一個(ge) 測量點用鋼板尺分別測出兩(liang) 側(ce) 麵各點的碳化深度。如果測點處的碳化分界線上剛好嵌有粗骨料顆粒,則可取該顆粒兩(liang) 側(ce) 處碳化深度的平均值作為(wei) 該點的深度值。碳化深度測量精確至1毫米。
  第8.0.5 混凝土在各試驗齡期時的平均碳化深度應按下式計算,精確到0.1毫米:   
  式中:dt——試件碳化t天後的平均碳化深度(毫米);
     di——兩(liang) 個(ge) 側(ce) 麵上各測點的碳化深度(毫米);
     n——兩(liang) 個(ge) 側(ce) 麵上的側(ce) 點總數。
  以在標準條件下(即二氧化碳濃度為(wei) 20±3%,溫度為(wei) 20±5,濕度為(wei) 70±5%)的3個(ge) 試件碳化28天的碳化深度平均值作為(wei) 供相互對比用的混凝土碳化值,以此值來對比各種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及對鋼筋的保護作用。以各齡期計算所得的碳化深度繪製碳化時間與(yu) 碳化深度的關(guan) 係曲線,以表示在該條件下的混凝土碳化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