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4/7.2m路麵彎沉儀(yi) 要擺放整齊,便於(yu) 操作,環境幹淨試樣測量區域,在保管時,應注意儀(yi) 器的幹燥、清潔、完整、無振動、無易燃、易腐蝕物品的環境條件下。我公司銷售刮板細度計、塗4粘度計、斯托默粘度計、旋轉粘度計、塗布器、漆膜衝(chong) 擊器、漆膜附著力試驗儀(yi) 、漆膜劃格器、鉛筆硬度計、漆膜測厚儀(yi) 、塗層杯突試驗儀(yi) 、數顯白度儀(yi) 、色差儀(yi) 、分散機、T型彎折儀(yi) 、紫外老化箱、鹽霧試驗箱等產(chan) 品。
3.6/5.4/7.2m路麵彎沉儀(yi) 用途說明:
本儀(yi) 器適用於(yu) 測定淨土加載時或以非常慢的速度加載時路麵彈性彎沉值,能良好的反映出路麵的總體(ti) 強度。
結構組成:
該儀(yi) 器由前杠杆,後杠杆、底座,百分表、支架等主要部分組成。
使用前杠杆、後杠杆用4隻M12螺栓連接,不用時將螺栓卸下,前後杠杆分開裝入箱內(nei) 。後杠杆與(yu) 支架座相連,杠杆與(yu) 底座之間采用向心球軸承連接,克服了以住采用散彈子軸承結構不穩定、靈活性差等缺點,並加有防塵蓋,防止了灰塵和雨水的浸入,加有足夠的潤滑油脂,底座上裝有調平螺絲(si) 和水平裝置,調整方便。百分表支架上有一表夾,可根據測量時的高度進行調整,每台儀(yi) 器上配0~10mm一級精度百分表1隻。
工作原理:
路麵彎沉值是指在車輪載荷作用下,路麵所產(chan) 生的垂直變形,它是反映路麵強度的一項指標,路麵結構愈厚,路麵材料或路基的強度越高則彎沉值越小,反之則彎沉值越大,因此路麵設計、施工、養(yang) 護、加固等工作中製定一條既經濟又合理的方案。路麵彎沉值是*的手段,近年來為(wei) 公路部門廣泛應用。
該產(chan) 品是采用杠杆原理製成的,用來測定汽車後軸雙輪之間的路麵彎沉值。路麵在負荷作用下形成局部下沉(即垂直變形),路麵反映的形狀是以負荷點為(wei) 中心盆形,稱之為(wei) 彎沉盆。當負荷移開後彈性使路麵恢複到原狀,彎沉盆消失,負荷前後的差值即稱為(wei) 彎沉值。試驗證明,總彎沉和彈性彎沉不相等即負荷移開後,路麵彎沉盆並不*消失,路麵還會(hui) 存在微量的殘餘(yu) 變形,路麵彎沉值與(yu) 車速、溫度等因素有密切關(guan) 係。
該儀(yi) 器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靈敏度高,結構緊固輕便等特點。不受天氣、風力、日照等客觀條件等影響。
使用說明:
1、測定準備:
A、將儀(yi) 器杠杆前後連接成一體(ti) ,按要求檢查好。
B、載重汽車一輛,後橋單軸需按規定標定,用以路麵加載,氣胎壓力也按規定調好。
C、熱敏電阻點溫計1支,精度1℃,用以測定路麵溫度(因彎沉值隨溫度變化)。
D、指揮交通用的紅旗三麵,小鐵棒三根700~300mm,直徑20mm,每次測定除駕駛員外一般需用工作人員3名,1人指揮汽車,1人記錄數據,另1人搬運彎沉儀(yi) 。
2、測定步驟:
A、將儀(yi) 器擦淨
B、測定選好後,將測定的汽車後軸雙輪間隙中心距測點不超過10cm處。
C、將百分表裝在百分表之架上,然後彎沉儀(yi) 移至路麵上,使其測端恰好在雙輪胎間隙的中心處(垂直於(yu) 車軸中心點),並調水平,用表夾及百分表支架的調平螺絲(si) 將百分表讀數調至5mm左右,使指針指零,表的觸頭抵住測點螺釘中心,並記錄其讀數B1.
D、汽車向前開動,使其後輪在影響半徑以外,一般距測定5m左右,此時百分表走動,待百分表讀數穩定後(每分鍾變得小於(yu) 0.01mm),記錄讀數C1。
E、用熱敏點溫計測出並記錄下路麵的溫度t。
F、將測定結果,記錄於(yu) 下式中。
G、根據記錄下的讀數,計算路麵彈性彎沉值。
Rt=(B1﹣C1)×2
式中:Rt—路基溫度時,路麵彈性彎沉值,單位:mm。
B1—有載荷時百分表讀數, 單位:mm
C1—移去載荷時百分表讀數 單位:mm
技術參數:
1 總長:5400mm
2 杠杆比: 2:1
3 支點至前測點長:3600mm。
4 剛度:以軸孔中心為(wei) 支點,在距支點1800mm處加載200g,其撓度不大於(yu) 0.05mm。
5 表精度為(wei) 0.01mm 量程為(wei) 1cm
6 此設備材質為(wei) 鑄鋁
7 本產(chan) 品有3.6m,5.4m,7.2m三種規格
檢定方法:
1、測量精度:將彎沉儀(yi) 置於(yu) 穩定的平台上,測頭置於(yu) 壓力機的下承台上,安置百分表,並於(yu) 測頭處置一百分表。(用以測量下承壓台的位移),啟動壓力機,使承壓台微升(或下降)同時讀記彎沉儀(yi) 和測頭處百分表讀數,計算出位移值,量值範圍0.2-4.0mm,每次測定反複5次,精度在±0.02mm內(nei) 。
2、儀(yi) 器長度,測頭長度,測頭寬度與(yu) 厚度,采用經檢定的鋼尺或卡尺量測,精度應合符要求
3、梁的橫身剛度: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測量,擺動度應符合要求。
4、儀(yi) 器質量:用小磅秤稱重,質量應符合要求
5、主要零部件材料:肉眼觀察,經驗或用簡單方法檢查
6、裝配及外觀要求:肉眼觀察或用簡單方法檢查